吴晗、袁震在西院12号
书生、战士与鼓手
吴晗(1909~1969),原名吴春晗,浙江义乌人。1931年在胡适的推荐下考入清华历史系,1934年毕业留校任教,讲授明史、明代社会等课程。抗战爆发后他先后任云南大学、西南联合大学教授,并从往日埋首书斋转而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。1943年7月,吴晗加入中国民主同盟,兼任民盟云南省委青年部长,开始新的政治生涯。他与李公仆、闻一多一起,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投降政策与法西斯统治,深受青年学生拥戴。他与闻一多被称为“两个书生,两个战士”,“一个是鼓手,一个是炮手”,“一头愤怒的狮子和一只凶猛的老虎”,成为抗战后方的进步教授和民主斗士。
1946年夏西南联大结束,吴晗先期返回北平。因清华园住宅需全面修缮,他暂居宣武门内国会街北京大学四院礼堂后小屋(今新华通讯社址),继续在清华历史系讲授中国通史。10月,吴晗任北平市民盟主要负责人,在“反饥饿、反内战”爱国学生运动中,“每天总有不少关心时局、关心民主运动和李、闻被暗杀的同志,到他那间小屋里去访问他,和他讨论有关的问题或询问一些情况。”
通向光明的小屋
不久,吴晗分配到清华园西院12号寓所。“分到的这所住房并不算好,但比较宽敞,又是独门独院,院子也不小,面对一片树林。三间正房铺着地板,旁边有盥洗室、厨房,还有两间西房。这与昆明相比,已是天渊之别了。吴晗很喜爱这所房子。”
吴晗家中成为进步青年与中共地下党、民主青年同盟等组织聚会的场所。他在《清华杂忆》中回忆:“就在这所房子里,我度过两年多黑暗的岁月。尽管外面是黑的,这所房子里却经常有明朗的笑声,热烈的争论。民主青年同盟的同志,民主同盟的同志,有时还有地下党的同志,经常在这里聚会。清华的同学不必说了,燕京、北大的同学也经常来。有的晚上人来多了,屋子坐不下时,便坐在院子里,没处坐,青年们便坐在地板上,谈这谈那。当然,谈得最多的是当前斗争的种种问题。有时候还开座谈会,邀请许多学校的进步教授(也有中间的)参加讨论,主题自然是当前形势。……有许多次运动的宣言、声明、通电等等,是在这所房子里起草的。定稿以后,便按照情况分工,各人拉自己的关系去征集签名。这所古老的房子经历了两年热烈的、沸腾的、兴奋的生活。”
在西院12号,清华的进步青年还组织了读书会,吴晗多次为读书会演讲。他还担任共产党领导下由青年教师组成的“通识学社”的导师,参加学社活动。费孝通曾回忆:“他从不以高明自居,总是用商量探讨的态度,把多年精湛的研究心得和学习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体会,毫无保留地摆出来,通过讨论引导大家提高学习革命理论的兴趣。”
在西院12号,吴晗掩护过许多遭白色恐怖威胁的革命同志。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,解放区急需大量的知识分子。吴晗深情地回忆:“我们输送了一批批的青年到解放区去。其中有些是和我直接见面的,有些是经过间接关系的。只要有可靠的人介绍,我们便替他们安排一切,顺利地通过封锁线。”
迎接新中国的曙光
吴晗团结了一批中年教授,如钱伟长、孟庆基、沈元、屠守锷等,并通过他们进一步争取其他老师参加反内战民主运动。他还以革命思想影响、团结老教授邵循正、费青、金岳霖、陈寅恪以及北京大学的向达、周炳琳;与张奚若、朱自清交往最为密切。当时,张奚若住在新林院,距西院12号较远,但他常到吴晗家一起讨论至深夜。吴晗回忆:“在我们发出的宣言、声明、通电中,他没有一次不签名。通过他的影响,好些老年、中年教授也逐渐和我们接近了,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了。”
1948年8月,吴晗被列入国民党“剿总”黑名单。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,他离开清华奔赴解放区。1949年1月,吴晗返回和平解放的北平。3月,他作为北平市军管会代表回到清华,参加改建校务领导机构的工作,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、副主任委员,兼任文学院院长、历史系主任等职。1949年11月吴晗当选北京市副市长,1965年11月因历史剧《海瑞罢官》而受到错误批判,直至1969年10月11日含冤逝世。
如今,近春园荷花池畔邓小平题写的“晗亭”,红色花岗岩雕刻的吴晗塑像,与西院12号故居一起,构成吴晗作为学者、民主战士和优秀共产党员壮丽人生的写照。